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一年於筧橋調集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航空班第一期畢業學員及在國內外曾研習航空之人員編為高級班第一期,是為本組之肇始。
抗戰期間高級班遠赴美國代訓,三十五年抗戰勝利後復遷回筧橋,以T-6訓練機種,三十八年十月遷至現址岡山,四十六年換裝T-33,七十五年十一月正式使用由我國自製之AT-3機施訓。
本組歷年完訓之學生分發至戰鬥部隊,曾締造八一四、台海戰役等輝煌戰績,實乃對我訓練之一大考驗,今後仍應本從嚴、從難之訓練要求,以培訓更優秀之戰鬥員為努力之目標。
組徽:
♦ 空軍飛行訓練指揮部戰鬥組組徽說明
空軍飛行訓練指揮部戰鬥組組徽,厚實典雅的藍色勝利盾牌代表戰鬥組的任務在於訓練未來保衛領空的戰鬥機飛行員,青天色系又象徵戰鬥機飛行員至高無上、至大無畏、光明磊落的人格和志氣。組徽左下深藍半部以及中間黃色飛鏢,表示戰鬥組學科教育在於奠定噴射戰鬥機飛行知識之深厚基礎,使學生融會貫通操作猶如「飛鏢」飛得更快、更高、更深入的飛行原理。
右上淺藍半部以及傲空雛鷹,表示戰鬥組術科訓練在於培訓噴射戰鬥機飛行之技術,完訓後猶如離巢「雛鷹」得遂凌雲願、平展雙翼、一沖天!底部黃色飄帶,代表中華固有強者之尊的意涵,敦使戰鬥機飛行員更加自我期許,積極努力學習成為捍衛領空的飛將。
張惠榮誌
♦ 空軍飛行訓練指揮部戰鬥組,組徽中厚實典雅的勝利盾牌,展現出基於現代科技的傲空神鷹之風采,尤其在神鷹的炯炯眼神之中,敦使飛行員更加自我期許,成為捍衛領空的國軍菁英。
♦任務
本組主要任務旨在接訓基本組完訓學員,繼續施以戰鬥兵科高級訓練,以將訓員教育成一基礎的噴射戰鬥機飛行員為主要目標,訓程中置重點於各項飛行原理與操作要領探討,以奠定深厚學理基礎及正確飛行觀念,以銜接後續部隊換裝訓練,持續磨練戰術戰技,以達擔負後續保國衛民之任務。
♦ 訓練內容:
一、訓練對象:完成基本飛行訓練T-34型機之官校正期軍官及飛行常備軍官班學生。
二、訓練時程:計六個月。
三、訓練概要:戰鬥組高級戰鬥機教練訓程共分三階段,主要教練課目包含性能飛行、起落航線、儀器飛行、編隊飛行、戰鬥編隊、基礎戰術動作、夜航等課目。
♦ 未來願景:
為提供襲飛學員熟悉AT-3戰鬥噴射機飛行訓練各項操作程序,維持學員訓練品質及符合飛行安全的前提下,本組以愛心為基礎,本著嚴、難、精、實之原則,提供有志於翱翔青空的青年男女一個極為安全、充滿挑戰性但又不失樂趣的飛行環境,以為國家培育明日的捍衛戰士為最終目標,戰鬥組誠摯的邀請您加入我們的行列。
♦ AT-3戰術戰鬥教練機
一、沿革:
AT-3是目前戰鬥組使用中的高級攻擊教練機,由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空工業發展中心(現已改制為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國諾斯諾普公司合作研發,共生產65架。
本機被命名為「自強」(Tzu Chung),其意為「自立自強」,明顯反應中華民國在1980年代遭遇的政經艱困環境。首架量產型於1984年進入中華民國空軍軍官學校服役。
二、性能:
一般諸元
•機組員:2名
•全長:42呎4吋(12.9公尺)
•翼展:34呎3.75吋(10.46公尺)
•全高:14呎3.75吋(4.36公尺)
•翼面積:236.05平方呎(21.93平方公尺)
•空重:8,500磅(3,855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17,505磅(7,940公斤)